2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世爵娱乐 > 新闻动态 > 说个最近挺反常的事儿。最近很多人又开始提前还房贷了
说个最近挺反常的事儿。最近很多人又开始提前还房贷了 发布日期:2025-06-27 16:08    点击次数:99

说个最近挺反常的事儿。最近很多人又开始提前还房贷了,明明刚降息,利率更低了,按理说慢慢还更划算,可大家怎么反而还得更快了呢?

了解这些年普通家庭资产结构的变化,就能明白其中缘由。过去,大家讲究现金流、房产和理财的平衡状态。但这两年变化剧烈,股市不稳定,楼市下行,理财产品不再保本,就连最稳定的银行存款,如今利率也低得离谱,一年期不到1%,活期几乎为0。

此时,对大多数人来说,心里最渴望的不是收益,而是确定性。提前还房贷,就是这种确定性思维的集中体现。意思是,我不知道在其他地方能否赚到钱,但我清楚多还一点房贷,未来就能少还一点利息,钱肯定不会白花。

尤其很多人的房贷还是几年前接近5%的利率,即便现在LPR下降了,银行对存量房贷的调整也没那么快。而且,谁也不敢赌会不会有其他城市像广州那样逆势涨房贷利率,所以很多人干脆一咬牙,现在就多还一点,就当提前减负了。

再说资金流动性问题。大家都说现金为王,但现在现金放在银行不值钱,投入市场又不安全,买理财怕亏,买股票怕回撤,唯一觉得实实在在的,反而是自己名下的房子。还房贷这个行为,本质上就是把钱从流动账户转移到保值资产上。

从宏观角度看,这并非政策所期望的。降息本意是希望大家消费、投资、借贷,可现实是,很多家庭的第一反应是减债。这就好比国家打开了流动性的大门,钱从这头进来,又从提前还贷那头流出去,转了一圈又被锁住了。宏观政策想放水,老百姓却想着先别漏,两者没能衔接上。

这种错位本质上是信心问题,而非利率问题。省下几十块的月供,老百姓当然感激,但这点钱既不足以让人买房、投资股票,甚至都不够买个大件消费。

所以,提前还房贷如今成了一个信号,它并非简单的利率差计算题,而是老百姓对未来收入、房价和金融市场的判断题。你让老百姓把钱留下,那老百姓会问能拿这些钱做什么。如果没有更好的答案,那就只能先把债还了,哪怕只是还一点。各位,我说得对吗?